回上一頁
文章主題:口出蓮花•大家說好話
  「請」、「謝謝」、「對不起」是人與人溝通常用的話,但是現在的孩子似乎沒有講這些話的習慣。常聽學生說:「我叫爸爸買……」或「我叫媽媽幫我……」;我會糾正他們,應該是,「我請爸爸……」「我請媽媽……」。孩子們大都會馬上改口。我不知道家長面對類似情況,會怎麼處理,這是非常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。

  當我們埋怨孩子不懂得感恩時,是否要自我反省:我們是不是常常任勞任怨,不求回報的替孩子做太多事了?這是父母親對孩子的慈愛,也是人類最可貴的親情。但是也因為父母親對孩子全然的付出,久而久之,孩子看不到父母親的慈愛,體會不出爸媽的辛勞甚至把爸媽對自己的照顧與關懷視為理所當然,進而恃寵而驕,對父母予取予求。不滿足他們的要求,爸媽好像就對不起他們似的。

  對家長而言,這是多教人難過與失望啊!對孩子而言,其實應是家長的失責,因為家長沒有教導孩子如何感恩,所以孩子們不知道感謝別人對自己的幫助與付出,進而不知道如何關心、體諒、幫助別人。所以要提醒家長,對孩子的愛,要讓孩子知道,為孩子付出的辛勞,要讓孩子分擔,孩子才能體會禍福與共的真諦!

  「感恩的行為」可以經由學習、訓練而慢慢形成一種習慣。心中常懷感恩,比較能冷靜的思考,減少抱怨,不會斤斤計較,暴力行為必然減少。心存善念,所見所聞都是美好的,面對別人,也是看到善良、美好的一面。所以懂得感恩的人,必然是天天快樂、笑口常開。

  家長要指導孩子以「沙堆中撿金粉」的態度,去發現別人的優點、好處,而不要「雞蛋裡挑骨頭」,好像拿個放大鏡專門去挑別人的缺點。讓孩子養成說「謝謝」、隨時讚美別人的習慣。大家一起來說好話,人人口出蓮花。
文章類別及來源:生活態度 / 網路轉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