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國中基測語言表達篇:「夜讀」 | |
題目:「夜讀」(國中基測語文表達題目-測試用)
說明:很多人都有夜讀的經驗。也許是考前臨時抱佛腳,或是沉浸在自己著迷的書籍……等。 請你寫出一篇至少涵蓋下列條件的文章:敘述自己夜讀的經驗、過程及感受。
馬上審題
一、題目:「夜讀」,字面意思是「夜晚讀書」,因為「說明」文字中,有「考前臨時抱佛腳」以及「沉浸在自己著迷的…」,所以,比較恰當的解讀應該是「深夜讀書」,可以是「苦讀」,也可以是「悅讀」。
二、因為要求「敘述自己夜讀的經驗、過程及感受」,所以,就文體而言,這是一篇典型以「記敘文」為主的文章。既然是「夜」讀,你也可以適度的讓「夜景」做合理的、必要的鋪陳或渲染,所以,描寫文字是可以融入的。指明抒發「感受」,不管是由「景」入「情」、或者是由「事」入「情」、或者是由「人」入「情」、或者「直接抒情」,抒情的文字或情境是不能免除的。
三、在「說明」的引導文字中,只列舉了兩個例子,已經告訴你這一篇作文不是「限制型寫作」,除了可以依據這兩個例子的方向進行寫作以外,你還可以在「夜讀」這個範疇下,另外有其他素材的選擇。
四、如果你在這兩個提供的素材中,都有很豐富又很具體的經驗,就從其中捕捉熟悉的素材,進行寫作也很好。但是,不要兩個材料合併寫,選擇其中一個,集中火力精采敘寫就好。否則兩個都要,兩個都抓不到,會造成文情紊亂不精,內容駁雜失焦的下場。
馬上立意
一、「夜讀」,是要你寫「夜讀的經驗、過程及感受」,這是這一篇作文的主旨所在。寫作的範圍是很廣泛的,實質的內容也可以有很多元多樣的選擇。「考前臨時抱佛腳」,是「夜讀經驗」的一種立意;「沉浸在自己著迷的書籍」,也可以是「夜讀」的另一種立意。單就這兩種方向就非常廣泛,有十分多樣的內容。
二、「夜讀」可以以「讀教科書」為旨意,也可以以「喜愛」(如文學史學哲學詩詞閒書)、「著迷」、「偷閱」…做文章的主題。
三、假設你打算跳脫一般思維的窠臼,你可以以一次「夜讀」為「經」,或以「人物」為「緯」,發展出一段情感故事、心情小品等等;也不妨以「事件」為「緯」緯,嘗試帶敘出一段溫馨或悲涼的家庭小品;同樣可以以「景物」為「緯」,敘寫一段漆黑夜晚的內心感受。
馬上構思
一、如果寫作的方向放在學生的為考試而讀書,那麼升學主義下正面的「用功」、「壓力」、「成就」、「第一志願」…,負面的「焦慮」、「無趣」、「乏味」、「苦悶」…。就是構想思考很務實的藍圖。讀書的「甘」與「苦」,都在現實功利的較勁下,此起彼伏,苦盡甘來。
二、如果立意的主軸決定放在讀自己感興趣的書,那麼一次忘我的夜讀經驗,會是一趟心靈的釋放之旅。讀書的「樂趣」、「陶醉」、「忘機」、「滿足」、「領悟」、「入迷」…,就會是很明朗的思索。
三、「夜讀」也可以定位在「人」的旨趣,將一次夜讀延伸到「親情」之間的特殊回憶,從「讀書」與「思人」兩線發展,寫一段刻苦銘心的情感;「夜讀」也可以從「景」出發,把立意的重點放在夜晚「寧靜」氣氛的感受,如:「享受孤獨」、「忘我陶醉」、「懼黑心情」、「弔古懷今」……;「夜讀」也可以以「事」為焦點,拓展到沉浸在「母愛溫馨」的感動氛圍、「親子溝通」的孺慕之情、「母子齟齬」的衝突失控、發現「父母失和」……。這種構思雖然有創意,但是千萬記得要扣緊「夜讀」開展,否則寫著寫著很容易離題,收不回來呢!
馬上選材
一、如果選材是一般性的「為考試而夜讀」,你可以從「臨時抱佛腳」,敘寫自己為國、英、數、理、化、史、地、公、生…小考、週考、段考、期考或其他檢定考而忙得焦頭爛額,讀到三更半夜,焚膏繼晷而不得要領,凸顯自己的苦楚、鬱悶、沮喪、失意…。反過來看,如果你是讀教科書高手、考場的常勝軍,那麼一般學生視之為畏途的考試,對你來說是易如反掌,這樣的話,雖然是因考試而快樂,「夜讀」的心情畢竟是開心的。這種考試型的「夜讀」,一般都會結合讀書「甘」「苦」的經驗、過程與心情。
二、假設你的選材打算讓它「沉浸在自己著迷的書籍」,最好要跟教科書區隔,選擇課本以外休閒的、流行性的、知識性的、哲學性的、宗教性的……等等書籍雜誌,類別可以是小說、散文、詩歌、藝術、旅遊、飲食……等等;單項有又可以細分,諸如小說可以是言情、武俠、偵探、歷史……。只要你有合適的材料都是很好的選擇。「悅讀」的樂在其中、考試人生的暫時紓解、偷讀課外書的滋味、是表達心情感受很自然又很熟悉的素材。
三、若你突發奇想,想要結合「夜讀」,發展出另外的情感經驗,這是比較特別的寫法,你一定要心思縝密,才能很巧妙的連結起來,否則很容易寫偏了,寫作能力不太理想的同學不建議這樣進行寫作。結合「人」的選材,可以找自己的故事經驗。例如:以前「夜讀」時,都有奶奶作陪,她總是邊打毛線邊打盹,一直陪著我,她經常告訴我要發憤努力,才能出人頭地…現在奶奶不在了,每次碰到熬夜讀書的時候,都會想到奶奶的點點滴滴,想到我的承諾…。想到奶奶慈祥的面容…。親情的回憶最容易感人肺腑。
四、結合「事」的素材,可以選一段正在進行中的瑣事入題。例如:每次學校段考,敘寫在深夜苦讀時,媽媽總會煮一碗我最愛吃的餛飩湯為我加油,並且跟我做個鬼臉…重點放在溫馨、健康、幸福的母愛。素材俯拾皆是。
五、結合「景」的素材,可以以深夜冷風颼颼,吹得窗戶嘎嘎作響…夜深人靜,野犬遠吠,悽慘恐怖…寫獨處的害怕,幻想魅影重重等等。當然也可以發展成深夜苦讀,享受孤獨的寧靜之美,心靈可以任意遨遊,上下古今無限飛馳,時而和李白醉月、時而和杜甫乾杯,也可以和蘇東坡遊赤壁、和柳宗元登永州諸山…。發揮的空間很大。
馬上布局
一、一般而言,這篇文章最好能把握記敘、抒情、描寫三者並用的布局。記敘文字是主要的內涵,描寫文字是精緻的點綴,抒情文字是情感的昇華。順序沒有一定,你想怎麼組合都是行得通的。
二、第一段可以從寫景出發,由於季節不同,所以,景緻自然不同,下筆也要隨著改變。但是,不變的都是「夜景」。「夜讀」的「夜」,當然以「深夜」為宜,才能搭配喜怒哀樂的情緒。深夜就會靜的孤寂、深夜就會黑影幢幢、深夜就會有淒厲的狗吠、深夜就會有颼颼的風聲…。寫夜景要把握合理的景緻與氣氛。
三、「夜讀」的過程,是這篇文章最詳實的部分。要善盡記述的本分,是一個人獨自苦讀,還是與同學共同研讀,還是有家人作陪。讀什麼書?你的態度如何?你和書有什麼樣的融入?「夜讀」的過程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?當中發生了什麼事?…這些都要照顧到,記敘是否詳實、豐富、曲折、變化,是成敗的關鍵。
四、「夜讀」的感受,是這篇文章的高潮,情感不管是憤怒的、震驚的、哀痛的、感傷的,還是快樂的、喜悅的、溫馨的、幸福的、滿足的?在處理整篇文章上,這是感動人心的關鍵。以真誠、懇切、自然、樸實的筆調娓娓道出,是最好的選擇。
五、文章多分幾段,理論上沒什麼不可以,只要你材料的安排需要區隔,你就可以另分段落,當然一切必須要關顧到段落的完整性,不然胡亂分段,容易造成文張的支離破碎,就應試作文而言,就會導致割裂繁瑣的缺點了。
~撰文者:林明進 商業週刊(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CBlogList.aspx?Cid=0000000174) |
|
公佈人員:sjy | |
= 回上頁 = |